食品级苯甲酸钠的标签标识规范与消费者认知调研
发表时间:2025-11-10食品级苯甲酸钠的标签标识规范在中国有明确的法律和标准要求,而消费者对其认知则存在一定的复杂性。以下是具体情况:
标签标识规范
强制标示通用名称:根据GB 7718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,食品添加剂应当标示其在GB 2760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中的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。苯甲酸钠应直接标示为“苯甲酸钠”,而不能只写“防腐剂”。
标示形式:食品添加剂的标示形式有三种,可全部标示具体名称,如“苯甲酸钠”;也可标示功能类别名称及国际编码(INS号),但苯甲酸钠无INS号,这方式不适用;还可标示功能类别名称同时标示具体名称,如“防腐剂(苯甲酸钠)”。
配料表中的排列顺序:所有配料必须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,加入量不超过2%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,因此,若苯甲酸钠在食品中的加入量超过2%,需按加入量递减顺序排列在配料表中。
其他要求:根据《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》,食品标识应当清楚、明显,易于消费者辨认和识读,使用的文字应当为规范汉字,可以同时使用与标注内容有对应关系的繁体字、拼音和外文,但字高不得大于相应内容的规范汉字字高,且强制标示事项应当使用高度不小于1.8毫米的文字、符号、数字进行标注。
消费者认知
普遍知晓但存在误解:苯甲酸钠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,大多数消费者并不陌生。然而,一些媒体对食品添加剂的负面报道,以及网络上关于苯甲酸钠不良影响的信息传播,使得部分消费者对其产生抵触情绪。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因此避免选购含有苯甲酸钠的食品。
关注安全性: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关注度越来越高,尤其是对化学成分较为排斥。由于有研究显示过量摄入苯甲酸钠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,如导致过敏反应、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等,这使得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,会特别关注食品标签上是否含有苯甲酸钠,对于含该成分的食品会更加谨慎。
本文来源于:西安大丰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http://www.dafengshou88.com/









